什么才是“应对挑战”?——罗辑思维第874期2020-01-11
2020-08-18 11:47:15 得到App 9
沈祖芸老师说过:“世界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组织起来的。”把事物转换成一个具体的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挑战”。所谓“挑战”,并不是意味着“难”,而是意味着真实、具体、受约束。宏观经济学家宋国青曾经提醒香帅老师,应当是不立不破,而不是不破不立。先接受约束条件,先做事情,“立”起点射...
沈祖芸老师说过:“世界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组织起来的。”
把事物转换成一个具体的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挑战”。
所谓“挑战”,并不是意味着“难”,而是意味着真实、具体、受约束。
宏观经济学家宋国青曾经提醒香帅老师,应当是不立不破,而不是不破不立。先接受约束条件,先做事情,“立”起点射门,新的东西做出来了,“破”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前苏联学者柳比歇夫,一生写了70多部专著,从1916年开始,记录自己对于时间的使用,坚持了56年,从未间断,而且是以分钟为单位的。不过,他一天工作的时间不过4个小时。如果少于4个小时,他就认为工作没有达到效果;如果多于4个小时这种工作的时间效能其实是下降的,还不如用于休闲、娱乐、通讯、写信、交流,甚至睡觉。柳比歇夫每天睡觉的时间都有10个小时。
德鲁克说:“如果你计算一下你的时间,你会发现自己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该工作时工作,该娱乐时娱乐,其实效率会提高不知道多少倍。
把事物转换成一个具体的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挑战”。
所谓“挑战”,并不是意味着“难”,而是意味着真实、具体、受约束。
宏观经济学家宋国青曾经提醒香帅老师,应当是不立不破,而不是不破不立。先接受约束条件,先做事情,“立”起点射门,新的东西做出来了,“破”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前苏联学者柳比歇夫,一生写了70多部专著,从1916年开始,记录自己对于时间的使用,坚持了56年,从未间断,而且是以分钟为单位的。不过,他一天工作的时间不过4个小时。如果少于4个小时,他就认为工作没有达到效果;如果多于4个小时这种工作的时间效能其实是下降的,还不如用于休闲、娱乐、通讯、写信、交流,甚至睡觉。柳比歇夫每天睡觉的时间都有10个小时。
德鲁克说:“如果你计算一下你的时间,你会发现自己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该工作时工作,该娱乐时娱乐,其实效率会提高不知道多少倍。
相关文章
-
09-2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健康新标准《7 岁~18 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
-
09-21中东历史渊源
-
09-21“2008年的第一场雪”——难得一见的南国雪景
-
09-20峡谷居资讯网2023年改版
-
09-17三年学会说话,一生学会闭嘴
-
09-17最好的沟通方式:一定不要反驳
-
09-16自流井区加强价格监管三句半
-
05-26用Photoshop精细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