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时间管理,从此不再焦虑
2017-11-20 22:14:00 今日头条 8
时间是这样一件奇怪的东西,如果你费力去争夺它,你就得费力去将它用掉,否则你争夺时所花的力气就白费了。现在人与时间有这样一种关系:人必须要对时间有所作为,不能闲着。一个问题:你总是在焦虑,担心时间被白白浪费掉,因为这就等于浪费生命。对于这样的场景,你可能已经习以为常:在吃饭的时候,饭在嘴边咀嚼的时候,还不忘翻一翻手中的朋...
时间是这样一件奇怪的东西,如果你费力去争夺它,你就得费力去将它用掉,否则你争夺时所花的力气就白费了。
现在人与时间有这样一种关系:人必须要对时间有所作为,不能闲着。
一个问题:你总是在焦虑,担心时间被白白浪费掉,因为这就等于浪费生命。
对于这样的场景,你可能已经习以为常:
在吃饭的时候,饭在嘴边咀嚼的时候,还不忘翻一翻手中的朋友圈,或者和别人聊天,可能有时你忘记你饭的味道了,但是你不想浪费这些一丁一点的零碎时间。
或者你在认真看书学习进修,忽然你的朋友邀请你去party,你不想耽误你的学习时间,于是拒绝了她,但是当你晚上看到她们的朋友圈里晒着开心的笑容和好玩的活动,你的心里不是滋味。
你在想方设法地节约时间,为此焦虑,为此烦恼,你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晚上不用睡觉,全部用来干你想干的事。
人人都想变得比周围人出色,但是你如此地着急,甚至有点有点病态,但是你敢说你自己真正充分利用时间了么?或者你这样真的实现了比周围人出色?
一个矛盾:一方面节约时间的你,又在想办法消磨时间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体会:在公交车上,挤着时间背单词,不放过一点一滴提高英语的时间,但是回到家后,又可能一躺床上,刷微博,或者玩起阴阳师。
你打车到公司,想早点到公司解决一下还没做完的事,但是,忽然发现缺少某些文件,而给你这些文件的人又没来,于是你又低头玩起来消消乐。
你节约了很多时间,是!有时发现自己忽然闲下来了,有大把的时间,你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觉得很无聊寂寞!想着法子打发时间!
其实一切归根到底,是对时间的不够充分了解,没有掌握好的管理时间的方法。
解决方法:一个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一个信息溢出的时代,你的时间会被分割得很细很碎,所以学会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变得重要起来。但是同时,碎片化容易打散你的注意力的集中,有些事情需要高度集中一段长时间来处理。
比如,你正需要做一份策划书,需要你花大块的时间集中注意了去构思,如果这时一会看看微信,一会去冲杯茶,一会有个电话打过来你电话聊了半天,这样就很影响你的效率。
每一次打断,你都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来重新集中注意力去处理原来的事情。
综上,个人用一种有效时间的管理方法:
将一张A4纸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一天最重要的三件事(事情那么多,但必做完的三件)。比如:
1.写毕业论文的前言部分。
2.写一篇关于时间的文章发表到头条文章。
3.准备一下两天后实习需要的材料等等类似。
对于这些重要比较难的事,你可以用番茄工作法也行,就是尽量集中注意力,不被周围其他东西分散注意力。
第二部分:一天里细碎的但要做的小事(你1~5分钟内能解决掉的,也可以把一件大事情打碎成很多小步骤)。比如:
1.发个简历给XXX家公司邮箱。
2.图书馆借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
3.做5分钟俯卧撑和仰卧起坐锻炼下身体,一天两次。
4.把钥匙还给XX同学。
5、6、7、8等等类似,当你在饭堂等午餐,你可以在等待的时候把简历的事解决了,或者去图书馆学习的时候,顺便借本书。
第三部分:让你恢复你精力的事(注意下时间别太长)。当你做完上面的任务累了,可以奖赏下自己去做一些恢复精力的事。比如:
1.你喜欢看动漫的话,看一集《海贼王》恢复一下精力。
2.或者出去买水果,做做水果沙拉,也是件放松的事。
3.做20分钟瑜伽。
4.喜爱音乐的话,弹下吉他尤克里里放松也行。
5,或者打会手机游戏,控制好时间别太长就行。因人而异。
这样一天下来,你最重要的事没有耽误,零碎的时间也充分利用了,精力还依然保持很旺盛,让你持续地解决各种事情。
以前有智商,情商之说,现在还有另一个新的概念“时间商”。时间商的定义就是:对待时间的态度,以及运用时间创造价值的能力。
对时间的不同观念,带来的不同的生活态度。
有的人追求慢生活,平时可以1小时看完的书,用2小时去慢慢看完,慢慢品味,平时20分钟能吃完的佳肴,花1个小时让味蕾去细细体会每一个味道。
有的追求快生活,只用10分钟吃午饭,只用5分钟快速浏览手机信息,并快速回复邮件,只睡10分钟午觉,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去完成更多的事,他们一天可能干了上百上千件事也有可能。
一个放慢是追求生活的深度,一个加速是为了追求生活的广度和长度,并没有谁对谁错之说。你是他们的哪一种呢?或者是他们的中间者呢?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明,你对生活的态度----也决定了你对时间运用方式。
你的时间花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如今超有名的一万个小时理论,最好地阐述了这个道理。
有计划,有规划,能让有种把一切掌握在手里的掌握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
你认真负责地对待你的时间,时间最终也会认真待你。
现在人与时间有这样一种关系:人必须要对时间有所作为,不能闲着。
一个问题:你总是在焦虑,担心时间被白白浪费掉,因为这就等于浪费生命。
对于这样的场景,你可能已经习以为常:
在吃饭的时候,饭在嘴边咀嚼的时候,还不忘翻一翻手中的朋友圈,或者和别人聊天,可能有时你忘记你饭的味道了,但是你不想浪费这些一丁一点的零碎时间。
或者你在认真看书学习进修,忽然你的朋友邀请你去party,你不想耽误你的学习时间,于是拒绝了她,但是当你晚上看到她们的朋友圈里晒着开心的笑容和好玩的活动,你的心里不是滋味。
你在想方设法地节约时间,为此焦虑,为此烦恼,你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晚上不用睡觉,全部用来干你想干的事。
人人都想变得比周围人出色,但是你如此地着急,甚至有点有点病态,但是你敢说你自己真正充分利用时间了么?或者你这样真的实现了比周围人出色?
一个矛盾:一方面节约时间的你,又在想办法消磨时间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体会:在公交车上,挤着时间背单词,不放过一点一滴提高英语的时间,但是回到家后,又可能一躺床上,刷微博,或者玩起阴阳师。
你打车到公司,想早点到公司解决一下还没做完的事,但是,忽然发现缺少某些文件,而给你这些文件的人又没来,于是你又低头玩起来消消乐。
你节约了很多时间,是!有时发现自己忽然闲下来了,有大把的时间,你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觉得很无聊寂寞!想着法子打发时间!
其实一切归根到底,是对时间的不够充分了解,没有掌握好的管理时间的方法。
解决方法:一个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一个信息溢出的时代,你的时间会被分割得很细很碎,所以学会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变得重要起来。但是同时,碎片化容易打散你的注意力的集中,有些事情需要高度集中一段长时间来处理。
比如,你正需要做一份策划书,需要你花大块的时间集中注意了去构思,如果这时一会看看微信,一会去冲杯茶,一会有个电话打过来你电话聊了半天,这样就很影响你的效率。
每一次打断,你都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来重新集中注意力去处理原来的事情。
综上,个人用一种有效时间的管理方法:
将一张A4纸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一天最重要的三件事(事情那么多,但必做完的三件)。比如:
1.写毕业论文的前言部分。
2.写一篇关于时间的文章发表到头条文章。
3.准备一下两天后实习需要的材料等等类似。
对于这些重要比较难的事,你可以用番茄工作法也行,就是尽量集中注意力,不被周围其他东西分散注意力。
第二部分:一天里细碎的但要做的小事(你1~5分钟内能解决掉的,也可以把一件大事情打碎成很多小步骤)。比如:
1.发个简历给XXX家公司邮箱。
2.图书馆借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
3.做5分钟俯卧撑和仰卧起坐锻炼下身体,一天两次。
4.把钥匙还给XX同学。
5、6、7、8等等类似,当你在饭堂等午餐,你可以在等待的时候把简历的事解决了,或者去图书馆学习的时候,顺便借本书。
第三部分:让你恢复你精力的事(注意下时间别太长)。当你做完上面的任务累了,可以奖赏下自己去做一些恢复精力的事。比如:
1.你喜欢看动漫的话,看一集《海贼王》恢复一下精力。
2.或者出去买水果,做做水果沙拉,也是件放松的事。
3.做20分钟瑜伽。
4.喜爱音乐的话,弹下吉他尤克里里放松也行。
5,或者打会手机游戏,控制好时间别太长就行。因人而异。
这样一天下来,你最重要的事没有耽误,零碎的时间也充分利用了,精力还依然保持很旺盛,让你持续地解决各种事情。
以前有智商,情商之说,现在还有另一个新的概念“时间商”。时间商的定义就是:对待时间的态度,以及运用时间创造价值的能力。
对时间的不同观念,带来的不同的生活态度。
有的人追求慢生活,平时可以1小时看完的书,用2小时去慢慢看完,慢慢品味,平时20分钟能吃完的佳肴,花1个小时让味蕾去细细体会每一个味道。
有的追求快生活,只用10分钟吃午饭,只用5分钟快速浏览手机信息,并快速回复邮件,只睡10分钟午觉,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去完成更多的事,他们一天可能干了上百上千件事也有可能。
一个放慢是追求生活的深度,一个加速是为了追求生活的广度和长度,并没有谁对谁错之说。你是他们的哪一种呢?或者是他们的中间者呢?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明,你对生活的态度----也决定了你对时间运用方式。
你的时间花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如今超有名的一万个小时理论,最好地阐述了这个道理。
有计划,有规划,能让有种把一切掌握在手里的掌握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
你认真负责地对待你的时间,时间最终也会认真待你。
相关文章
-
11-07拖延症克星:10%原则
-
12-12勇于行动并发掘附带的作用
-
03-23用习惯来进行自我管理——《自觉可以练出来》读后感
-
08-21养成专心的习惯,实际上是掌握了成功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