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的先后顺序:在初学楷书的基础上先学草书、行书,最后再精习楷书
一、中国书法的演进历程
楷书不是书法的基础,楷书出现以后,书法就衰落了。
中国书法的演变历程可以简单归纳为:甲骨文(商朝)、金文(周朝)、小篆(秦朝)、隶书、草书、行书(汉朝、魏晋)、魏碑(南北朝)、楷书(唐朝)。
书法最高光的时刻是隶书演变成楷书的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张芝创造出今体草书,第二个阶段是刘德升创造出行书,第三个阶段是钟繇创造出行楷,第四个阶段是王羲之创造出了楷书的雏形“王楷”,最后是唐朝出现的正楷。
正楷过于追求形式美,大大压制了人的天性。后来苏东坡、赵孟頫重新倡导王羲之,想重振书法,但是也没能凑效。
二、应当先初步学习楷书,再学习草书、行书,最后再精练楷书
书法基本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控笔能力,一方面是对书体结构的认识和对笔画特点的把控能力。在对汉字基本笔画已经熟悉的情况下,可以以实用为目的直接练习草书、行书,因为行书可以训练对笔的把控能力。
楷书和行书各有特点。一些人楷书写得好,但是行书可能根本没有入门。并不是把楷书写快了就变成行书了。
首先初步学习楷书,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以此作为后续学习的基础。其次是直接学习草书。楷书以“方”笔占主导,法度过于规整。草书则是书法中能够允许“自由个性”的极限,超过它别人就不承认,没有感受草书的精神,很难把握好行书的收放。草书比行书入手难,不过只是为了实用也无所谓,掌握一些常用的草书写法就行了。
再次是学习行书。有了草书的基础,学习行书可以更好地收放,并创造自己的风格。
最后才是对楷书的精进。当草书、行书都学好了,再回过头来,学习规范的楷书,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以上学习顺序也是与书法的演进历程相一致的,符合练习书法的客观规律。
参考文献:
1、《为什么练楷书的人字写快了就很难看》,今日头条,头条号:高效练书法,https://m.toutiaoimg.cn/group/7051128625961127199/?app=news_article×tamp=1642153518&tt_from=mobile_qq&utm_source=mobile_qq&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share_token=1247ab5c-9aed-43df-b3be-a68ffd95f6a2
2、《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个人图书馆360doc.com,作者:我的学校西亚斯,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927/19/53254150_937889601.shtml
3、《关于练字:是先学习楷书还是行书,你真的懂了吗?》,百度号:墨轩聊书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1891670917284494&wfr=spider&for=pc
4、《学习书法时应先学习行书还是草书?》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71200704.html
- 上一篇:基督教和犹太教都信仰上帝,两教有什么不一样呢?
- 下一篇:中东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