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客 > 科技
 
科技

新冠疫苗:第二针要按时接种——卓克·科技参考(罗胖精选2021.1.31)(摘要)

时间:2021/2/12 16:00:24   作者:卓克   来源:得到APP   阅读:577   评论:0
内容摘要:接种疫苗与真正感染一次病毒是高度类似的,在第一天接触病毒或者接种疫苗以后,一周的时间里,病毒一直在入侵细胞,用细胞里的成分合成自己,搞死一个细胞之后,再弄破它的外壳,去感染其他细胞,但数量足够多的时候,会引起B淋巴细胞的大量增殖,其中多数会用于今后制造抗体,还有少数会分化为记忆细胞。记忆细胞是很关键的。人体暴露在病毒之...

接种疫苗与真正感染一次病毒是高度类似的,在第一天接触病毒或者接种疫苗以后,一周的时间里,病毒一直在入侵细胞,用细胞里的成分合成自己,搞死一个细胞之后,再弄破它的外壳,去感染其他细胞,当病毒数量足够多的时候,会引起B淋巴细胞的大量增殖,其中多数会用于今后制造抗体,还有少数会分化为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是很关键的。人体暴露在病毒之下,竟然给病毒留了一周的时间积蓄力量、繁殖大部队,原因就在于没有记住病毒。如果记忆细胞把病毒给记住了,下一次是不会给病毒留这么充裕的时间窗口的,会在它进入血液后几个小时就开始清扫了。

大约一周以后,血液中的IgM浓度升高,这个时候人体发现了异常,开始加速合成先头部队IgM了。IgM是一种长着5只抓手的蛋白质,遇到病毒会抓住它,发生凝集,形成肉眼可见的颗粒,这时入侵者就完全被捕获了,失去致病能力。不久,巨噬细胞会把它们一起吞下,IgM像弹药一样被消耗掉了。

这个反应迅速的IgM并不能让我们平安无事,一是它会被病毒消耗完毕,二是它基本只分布在血液中,其他体液中没有分布。

如果病毒分布在血液之外的地方,就需要IgG了。它也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在脾脏、淋巴结、骨髓中被制造出来。它是在IgM弹药几乎用尽的时候才开始生产的。它的结构是根据入侵者定制的,它存在于血液、淋巴液、体液和细胞外周的液体中。一次感染是否能够平安,就与对应的IgG是否足够多有重要关系。

对应某种病毒的IgG,初次生产需要许多过程。先需要骨髓干细胞分化为前B淋巴细胞,然后发育成具有免疫功能的B淋巴细胞,经过外周血进入脾脏淋巴结,遇到抗原的刺激,分化为浆母细胞和少量记忆细胞。再在辅助T细胞的协助下,发生免疫应答,从B淋巴细胞中产生IgG。

但是,如果已经对这种病毒入侵有记忆了,是第二次入侵,IgG和IgM可以几乎在同一时间产生。而不是像第一次入侵那样需要间隔好几天了。这几天是非常宝贵的。在病毒数量还没到疯狂之前就可以彻底控制住它们。而且此后,IgG的浓度会维持在高位很久一段时间。

如果此后,还有第3次、第4次入侵,都不用等待IgG大量合成,而是病毒刚刚进入人体,就被IgM和IgG共同绞杀。

被感染的人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被感染和痊愈的过程。

而疫苗之所以被接种第二次,就是为了达成上述最后的境界:事先拥有大量的IgG,即便感染了,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把病毒消解掉。

在2020年10月《柳叶刀·传染病》期刊上,刊登了国药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非常鲜明地显示出打一针与打两针的区别。

什么时候才认为疫苗是有效的呢?那些刚刚感染过新冠肺炎,而且痊愈的人,体内抗体的浓度是可以抵抗再次感染的。如果接种疫苗后,抗体浓度达到他们的水平,就表明有效了。痊愈的病人抗体浓度大约为94。

打两针,中间间隔14天,抗体浓度为169;间隔21天,抗体浓度为282;间隔28天,抗体浓度为217。国药定的间隔时间标准为21天。第二针往后延迟几天比提前效果更好。

一次接种两针,28天后抗体浓度只有14。

第二针不打,会导致病毒进入体内后,几个小时内不会有足够的IgG来杀灭的,病毒会在体内繁殖起来。但是你的免疫系统是有记忆的,产出大量IgG的速度依然比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要快好几天,即便感染了新冠病毒,病情也会比其他人轻很多,恢复得也快很多,也更难以发展成重症。

较长时间之后,需要补充接种两针。如果已经接种了一针灭活疫苗,再接种辉瑞的疫苗,由于是不同的类型的疫苗(mRNA疫苗),需要按照要求再完整地接种两针辉瑞疫苗;如果再接种其他品牌的灭活疫苗,由于是同一类型的疫苗,就可以在21天左右,再接种一针就可以了。


该文章所属专题:罗辑思维·启发俱乐部

标签:新冠病毒 疫苗  
版权声明:
1、除了本站原创文章以外,其余文章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参考。
2、如果是摘要,阅读全文请订阅、购买相关专栏,强力支持知识付费。
3、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在评论区留言)。
4、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于:峡谷居资讯网(www.xgj-info.com)。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别被忽悠了!你真的了解物联网卡吗?
相关评论
友情链接
得到App 喜马拉雅FM 网聚联盟 中国E动网 网钛文章管理系统 快科技(原驱动之家) gonative.io 今日头条 悟空问答 优酷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客户端下载

©2005-2022 峡谷居资讯网,xgj-info.com.谷春江,Gu Chunjiang.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 51030002000086号

蜀ICP备050085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