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
-
罗胖精选|什么是5%的改变?2022年7月3日(摘要)
时间:2022/8/7 21:31:38 作者:李松蔚 来源:得到APP 阅读:45 评论:0内容摘要:今天首发一本新书:李松蔚老师的《5%的改变》。是写给普通人的心理指南。在心理咨询界,有一条行业共同的准则,就是不要在咨询中提供建议。因为提了也没用,这是在对抗一个名叫“惯性”的对手,它强大、狡猾,有不屈不挠的斗志,还有自我修复的技能。话又说回来,即使提供了建议,就一定是好的建议吗?最有用的方法往往是当事人自己找到的,只...今天首发一本新书:李松蔚老师的《5%的改变》。是写给普通人的心理指南。
在心理咨询界,有一条行业共同的准则,就是不要在咨询中提供建议。因为提了也没用,这是在对抗一个名叫“惯性”的对手,它强大、狡猾,有不屈不挠的斗志,还有自我修复的技能。
话又说回来,即使提供了建议,就一定是好的建议吗?
最有用的方法往往是当事人自己找到的,只是他们很多时候没有真的在找方法。
我的方法,就是绕过惯性的阻力,让当事人尝试做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获得不一样的经验,从而获得改变。所有给我写信的网友,无论如何我都让他们在下一个星期做点事,让他们动起来。
这个行动者,只能是当事人本人。
行动很难。不是因为懒。很多人为了维持一个不舒服的惯性,每天付出百倍的努力,但是他们害怕“新奇”。这与神经系统的加工偏好有关,他们要尝试的举动,即要是新的,又不能太难受,这就是所谓的“扰动”。
要给对方恰到好处的刺激,让对方更容易启动不一样的尝试。
首先,不能太快同意对方的问题。这句话来自家庭治疗大师萨尔瓦多·米纽秦。它与爱因斯坦说的“你不能用导致问题产生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问题不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叙事,建立在提问者过去理解并回应这个世界的视角之上。无法通过相同的角度解决。
比如说,有家长问我,说我的孩子不自信怎么办?因为他们曾经鼓励孩子当学霸,孩子说自己做学渣就挺好。父母就听出了孩子不自信的问题;可是同样的一句话,我也可以解释为这个孩子很自信,因为他不需要通过成绩排名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与家长都说得对,不存在一个客观的答案。
如果你认定了孩子的不自信,之后给出的任何干预都是在重复、强化问题。如果别人每天鼓励我们说:“你要对自己多一点信心。”这是在反过来印证自己是不自信的人。
如果父母一开始就认定孩子是自信的,他们就会思考:如何激励一个对自己信心十足的孩子,已经不需要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们应当用些别的什么方法来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呢?
这是一个没有探索过的问题,在这个角度下,会有新的经验产生。
生活中很多困惑,都和这个“不自信”一样,并不是板上钉钉的存在,只是一种观察个行动的模式。
人们通过看到问题的方式,创造并且维持问题。跳出这个模式,就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
不同意对方不代表与他为敌,要保持对人的尊重。
问题背后总有合理的一面。如果一个人很消沉,他是在用谨慎的策略回避失败;如果一个人很焦虑,他也许是背负了很多期待,不知道怎么拒绝;一个人什么都不做,也许是在用这种方式争取他的自主权。
我并不同意把这些当作问题,我把对方当作值得尊重的人。应当看到其行动的合理性,而不是要让他认为自己错了,让他看到自己的错误在哪儿。
谁会愿意听一个看轻自己的人说的话?一个人越是感觉自己被理解到了,越是愿意打开自己,去面对新的经验。
心理咨询的基本功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对方。他眼中的世界自有他的道理。只是他的道理现在遇到了麻烦,这是他学习的契机。而不能当作之前都大错特错,或者自作自受的肇事者。
请当事人尝试的变化,一定要小之又小,甚至近乎于不变。
每天只能拿出特定的一个小时,来做改变的事情。这在一天的时间中只占5%。要在一周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保持不变。
人在困境中,总是期待100%的自我改变,但是常常或导致100%的挫败感,因为难以贯彻。
人真正能改变的部分,也许就只有5%。
我们身上的品质,都有其道理,甚至是一种美德。它不用变那么多,可能也变不了。不用否定自己那么多,因为我们没有那么错。只是在方法策略上做出一点微调,就可以让95%的自己活在一个相对舒展的状态里。
重点是它至少是可以实施的。这样可以先恢复每天运动的习惯,做出这些改变就有了掌控感和成就感,不再觉得自己是做不成事情的人。一旦开始改变,做出改变的雪球会越滚越大。
版权声明:
1、除了本站原创文章以外,其余文章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参考。
2、如果是摘要,阅读全文请订阅、购买相关专栏,强力支持知识付费。
3、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在评论区留言)。
4、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于:峡谷居资讯网(www.xgj-info.com)。
- 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
- 本类更新
-
-
10-23西方争辩“文明型国家”——这就是中国第161期202209279(听录摘要)
-
08-07罗胖精选|什么是5%的改变?2022年7月3日(摘要)
-
05-25西方民主出了什么问题?——《这就是中国》第130期,2022-01-17(摘要)
-
06-27数字化正在重建世界——罗辑思维·启发俱乐部第38期20210616(摘要)
-
02-12世界睁眼看中国——《这就是中国》第87期2021.1.5
-
12-16RCEP:世界向东方倾斜——这就是中国第二季第82期2020-12-1(摘要)
-
11-08回望伟大的抗美援朝——这就是中国第二季第77期2020-10-27(摘要)
-
09-26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这就是中国第二季第53期2020-04-14(摘要)
-
09-2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这就是中国第二季第70期2020-08-31(摘要)
-
08-26变局中的中国策——这就是中国第二季第69期(摘要)
-
- 本类推荐
-
- 本类排行
-
-
08-04西方对抗疫的反思——这就是中国第二季第67期(摘要)
-
04-24中国人的政道智慧——这就是中国第二季20200406(摘要)
-
12-12勇于行动并发掘附带的作用
-
02-12世界睁眼看中国——《这就是中国》第87期2021.1.5
-
02-12懒人是不能控制好自己的人
-
03-23用习惯来进行自我管理——《自觉可以练出来》读后感
-
08-21养成专心的习惯,实际上是掌握了成功的法宝
-
11-07拖延症克星:10%原则
-
03-15That is nicer to program time
-
04-14管理者太忙是能力低下的体现(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