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客 > 管理
 
管理

回望伟大的抗美援朝——这就是中国第二季第77期2020-10-27(摘要)

时间:2020/11/8 16:24:40   作者:张维为   来源:东方卫视   阅读:544   评论:0
内容摘要:张维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今年我们隆重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爆发,新中国才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此时的中国绝不希望朝鲜半岛发生战事。但是战争还是爆发了。战争爆发的第二天,美国就让自己的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毛主席判断朝鲜战争两种...

张维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

今年我们隆重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爆发,新中国才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此时的中国绝不希望朝鲜半岛发生战事。但是战争还是爆发了。战争爆发的第二天,美国就让自己的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毛主席判断朝鲜战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朝鲜人民军迅速统一朝鲜半岛全境;另一种可能是美国迅速投入兵力,朝鲜人民军受阻,美国把战火扩大到中国。

于是,中央军委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共计4个军,3个炮兵师,4个高射炮团,约25万兵力。

9月15日,美国军队在仁川登陆。9月22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中国人民坚决支持朝鲜人民与美国进行斗争。并警告美国,不要越过三八线进犯朝鲜北部。10月1日,所谓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发出通牒,要求朝鲜无条件投降。当天夜里朝鲜领袖金日成约见中国大使倪志亮,向中国提出出兵援朝的请求。10月2日,麦克阿瑟下达了美军越过三八线作战的命令。当天下午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书记处会议,讨论出兵援朝的问题。主席主张出兵,但是书记处会议上意见分歧很大,未能达成共识。

10月3日凌晨1点,周恩来总理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请他通过印度政府转告美国,美国军队如果越过三八线,“我们要管。”美国认为中国的警告只是一种恫吓而已。

其实,越过三八线,早已是美国的既定军事目标,9月27日,杜鲁门总统已经给麦克阿瑟发出了正式的命令,要求摧毁北朝鲜的武装力量,授权在三八线以北开展军事行动。

10月4日下午和5日下午连续两天,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了出兵援朝的决定。10月8日,毛主席下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同一天,周恩来、林彪秘密访问苏联,就援朝问题进行协商。

10月11日周恩来从莫斯科发来的电报,苏联将提供军事装备,但是不打算兑现出动空军的承诺。

10月13日,毛泽东主席召集政治局委员开会,再次讨论出兵援朝的问题,经过深入讨论,认为即使苏联不出动空军支持,中国还是要出兵援助朝鲜。

中国入朝作战主要涉及三大问题,一个是权衡出兵的利弊,出兵援朝可能推迟中国业已开始的经济恢复进程,甚至使中国变成战场。但是毛主席提出“三把刀”的比喻,如果对朝鲜战争置之不理,美帝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们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中国当时在支持越南的抗法战争,法国与美国会勾结起来对付中国。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彭德怀也讲了自己的底线思维,他说,现在我们有政权,有苏联援助,比抗日战争时期要有利得多,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果等美国占领了朝鲜半岛,问题更加复杂,迟打不如早打。

第二,中国胜算的可能性究竟如何,美国当年钢产量是每年8772万吨,中国的钢产量只有每年60万吨,美国是中国的146倍。美军是高度机械化的现代军队,美军陆战一师,每个团都有一个坦克营,70辆坦克,志愿军主力部队9兵团,一辆坦克都没有;美军还有强大的制空权。

但是,毛主席认为中国军队胜算的可能性比较大,他认为美国军力“一长三短”:钢多,战线长,运输路线长,战斗力太弱;而中国军队是经受了20多年革命战争锻炼的,战斗力极强。我们进行的是正义之战,我们是“一强一正义”。

同一时间段,刘邓大军下属的十八军在张国华将军的指挥下于10月6日拉开了昌都战役的序幕,连续19天,打了20多仗,歼敌5700余人,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础;10月8日开始,在越南,在中国陈赓将军、韦国清将军等军事顾问的直接协助指挥下,越共部队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抗法歼灭战,歼敌8000多人。

三是苏联答应供应武器装备,同意用信用贷款的方式支付。不同意立即出动空军。毛主席说“即令打不过也好,他总是欠我们一笔账,我什么时候想打,就可以再打。”后来志愿军副总司令宋时轮将军总结抗美援朝体现出的主席的军事思想,核心是战略上后发制人,但是同时确保战略战役的突发性。

麦克阿瑟傲慢地认为中国根本不可能出兵,而且错过了出兵的最佳时机,美国中央情报局也是这个判断。我们入朝的部队发动了突发性的战役,一下子把对手打懵了,40天收复平壤,70天打下汉城,震撼了世界。经过5次大的战役,硬是把美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打到谈判桌前。

从1951年7月起,双方经过在战场上和谈判桌上反复拉锯较量,最终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威,这是中国人给美国人立规矩。过去美国打仗从来都是要求对手无条件投降,现在遇到新中国,它最后不得不接受有限战争,不得不承认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1952年底,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邓小平总结了毛主席对抗美援朝的分析,决定抗美援朝战争有4个因素,一是死人,二是用钱,三是战略,四是吵架。我们的军队更加勇敢,更不怕死,兵源充沛;中国虽然穷,但是我们的财政管理得更好,国家预算还有结余,人民币的地位比战争爆发之前更加巩固了。而美国在战争开始以来,军火工业损害了民用工业,国内出现了经济危机;战略上,这场战争是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和社会主义阵线之争,帝国主义的头子美国亲自出马,社会主义阵线老大哥苏联还没有出面,中国出了一部分力量,朝鲜出了全部力量,这是战略上的优势。为什么台湾还不敢在我们沿海登陆,就是因为我们一方面在朝鲜打,一方面还有足够的力量来对付其他方面;吵架最多的是美国。美国内部有3种情况,一是震动了人民,人民不满意政府,要求在朝鲜和平停战。二是资本家和资本家吵架,军火工业资本家赞成打,民用工业资本家不赞成打。三是军官和军官吵架。而我们这个阵线是团结一致的。

这也可以作为我们今天审视中美博弈的四个视角。对我们处理美国的挑衅和处理台湾问题有启发。首先是死人,一场新冠疫情袭来,美国防控溃败,如果这是一场战争的话,美国更像一个战败国,整个国家士气低下;二是用钱,美国为了救股灾、救富豪、救经济,印钱毫无底线,拼命放水,转嫁危机,但是钱还是不够用,不少专家都认为,美元可能会出现大幅度的贬值;三是战略,美国当前这个政府几乎没有什么战略可言,一切为了竞选,选票第一、股票第一、美国利益第一,在世界上前所未有地孤立;四是吵架,美国内部分裂空前,政党之间,族裔之间、贫富之间的激烈矛盾,程度都是空前的。一旦出现军事上的严重挫折,美国内部的吵架必然加剧很多。还有内部恶斗加剧,朝鲜战争的时候,越南战争的时候,我们都看到这样的状况。

相比之下,中国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数是美国的四十分之一。中国今天的财政状况远远好于美国,中国的发展也始终没有偏离自己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通过这次抗疫的胜利,空前团结和自信。美国神话在多数国人心中已经终结。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纪念抗美援朝胜利,又有特殊的意义。我们无比缅怀抗美援朝中牺牲的先烈。有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有全面提升的综合国力,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我们一定能够从容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容应对并战胜美国发动的各种挑战。我们在综合国力比今天弱100倍的时候都能够战胜美帝国主义,今天的中国人当然更加不信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该出手时一定要出手,胜利一定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徐焰(军事专家):

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两万人在大沽口上岸长驱直入北京,如入无人之境。

1950年,以世界上最强的美国为首的16国联军,刚刚逼近鸭绿江边,就被中国人民打得狼狈逃窜,逃到三八线以南。这就显示出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是旧中国不可比拟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立国之战,也是中国成为世界军事强国的奠基之战。

当时敢跟美国打,决心正确,策略高明。第一,美国占了台湾,兵逼鸭绿江,实在是欺人太甚,已经宣布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不能再像旧中国那样受欺负了。出兵参战有理;第二,有利。周恩来讲三个最有利,最有利于发挥我们的陆军优势,最有利于后勤供应,最有利于得到苏联的支援;第三,有节。朝鲜战争地方化,不要扩大到朝鲜以外,因此当时出兵的名义是志愿军。如果是解放军的名义就等于跟美国、跟联合国宣战了。抗美援朝战争控制了规模,是一场局部战争,打出了国威,促进了我们国家的建设。

抗美援朝战争与朝鲜战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美方说北朝鲜是入侵者,美国以此为借口,入侵朝鲜。把战争由内战发展成国际战争。还在朝鲜战争爆发两天之后,出兵台湾,控制中国领土,造成中国分裂,这就是侵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当然应该反应。

朝鲜战争可以不打,它不在中国的控制之下;抗美援朝之战不能不打。朝鲜战争是平局;抗美援朝战争是伟大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于鸭绿江边,把所谓的联合国军打回到南面500公里。

有些人认为朝鲜战争或者说抗美援朝战争,影响了台湾问题的解决。这个说法是错的。美国早在1948年12月就开始考虑干涉,一直到1950年1月份,一直举棋不定。因为它希望中苏不要结盟。1950年2月14日,毛主席在访问苏联期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援华最重要的项目:156项工程,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1950年4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就决定在亚洲要采取强硬措施。当时无论是否爆发朝鲜战争,美国肯定要干预台湾。这是美国亚太政策,尤其是在西太平洋建立第一岛链,称霸政策的体现,并不是朝鲜战争所造成的。

当年一代历史巨人的声音:“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今年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目的是学习当年的精神,毛主席当年讲,美国是“铁多气少”,我们当年是“铁少气多”。习近平主席前一段时间特别强调,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我们是“钢少气多”,现在我们钢多了,气要更多。

在如今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还要发挥我们软实力的优势。比如说今年的抗疫,我们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在世界上有特别突出的表现,主要靠的也是软实力。医疗硬件我们并不占多大优势,我们搞得这么好,关键在于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另外我们有效的举国体制的管理能力,这还是我们软实力的优势。

我们要继续强调爱国主义,另外要把我们传统优势继承发扬下来,这样才能应对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

当时也可以选择苟安,杨尚昆当时是中央办公厅主任,他的日记后来发表了,他后来对毛主席这个决策非常钦佩。他说,如果换他来做决策的话,会选择苟安。中央很多人都讲,出兵太困难,但是毛主席力挽乾坤。有不同意见说明党内有民主。毛主席讲,千条万条不能敌过六个大字:不能置之不理。当时国际形势看美国、看苏联,如果我们对美国的进逼置之不理,苏联对我们的援助肯定要削弱。

张维为:

这个战争再次证明了我们对帝国主义分析是准确的,帝国主义的本质就是要战争。它承认实力,但是要在你实力证明之后才退缩,否则它就不守规矩。

徐焰:

周总理说,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政策,但是我们同帝国主义打交道,不能不讲实力。后来为什么在朝鲜板门店平等谈判,因为我跟你打得势均力敌,在谈判桌前才能势均力敌。

张维为:

香港问题,英国开始不愿意和中国谈的,撒切尔要到中国来国事访问,她问她的国防部长,他们能不能军事上守卫住香港,后来他们军方说不行,所以她只能谈判。背后都是实力,这是一定的。

孙伟锋(上海志愿军文献馆宣讲员):

我拿的是我们展馆的一件展品,这顶帽子陪他的主人参加了长津湖战役,它是春秋天的帽子,但是长津湖战役极端温度达到了零下40度。

徐焰:

长津湖战役,在美国叫长津水库之战,当时美国狂妄冒进。两个师沿着长津湖公路,想直插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临时首都江界,两个师拉了300公里,如入无人之境。没想到志愿军第9兵团紧急入朝,突然袭击把它拦腰斩成5段。严寒到来了,这个帽子是50式军帽,春夏装,当时华东军区第9兵团,是从江浙一带调去的。

孙伟峰:

当时先顶一条毛巾然后再戴帽子,用毛巾把耳朵保护起来,但是很多战士耳朵依然冻死、冻坏、冻伤。

徐焰:

长津湖战役是我军作战史上的一次教训,历史上还没有冻伤过这么多人。德国在1941年,350万野战军冻伤了11万人,3%至4%的冻伤比例。长津湖之战志愿军冻伤比率是差不多一半,9兵团参战15万人战斗伤亡才1万多人,严重冻伤3万多人,轻度冻伤还有3万多人。

消灭了美国陆军第七步兵师一个整建制团,第31团,其团旗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按毛泽东的话说,完成了战略性的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是说任何时候都不开第一枪。对于国外对我们国家周边的抵近侦察,以及在沿海地区的挑衅,全国解放之后,党中央、中央军委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对策。解放初期,我们海空力量比较弱的时候,规定进入领空的予以打击;1960年三年困难的时候,毛泽东下达新的指示,美机即便进入我领空,我飞机起飞监视,敌不开火,我不开火,因为当时急需要缓和;1965年3月,毛泽东又改变,进入我领空就可以打,因为我们实力变了。

张维为:

西方学术界、西方媒体喜欢设置议程,炒作各种题目。毛主席的话说,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要太在乎他们。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它最承认的是实力。

徐焰:

美国华盛顿与军事最有关系的两个博物馆,一个是国家历史博物馆,一个是航空航天博物馆。展示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直接蹦到打卡扎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都不提,因为它感到不光彩。当年我们打出国威、军威来,为我们建设提供有利条件。现在变成科技竞赛和经济实力竞赛,西方感到恐惧的是中国在经济和科技实力上向世界最前列迈进了。

前一段时间,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说:“我们一直认为中国是世界工厂,现在变成世界科技中心,这真可怕。”现在中国在3G、4G、5G,不断地跃升,4G时代追上世界潮流,5G时代追到世界前列,这是我们中国希望之所在,将来可能改变整个世界格局。



标签:这就是中国 张维为 抗美援朝 
版权声明:
1、除了本站原创文章以外,其余文章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参考。
2、如果是摘要,阅读全文请订阅、购买相关专栏,强力支持知识付费。
3、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在评论区留言)。
4、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于:峡谷居资讯网(www.xgj-info.com)。
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友情链接
得到App 喜马拉雅FM 网聚联盟 中国E动网 网钛文章管理系统 快科技(原驱动之家) gonative.io 今日头条 悟空问答 优酷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客户端下载

©2005-2022 峡谷居资讯网,xgj-info.com.谷春江,Gu Chunjiang.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 51030002000086号

蜀ICP备050085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