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客 > 文艺
 
文艺

回头看——我的回忆录

时间:2008/5/18 21:35:22   作者:谷武清   来源:峡谷居资讯网   阅读:1685   评论:0
内容摘要:目录一、遥远的回忆二、九岁前的我(一)走失(二)胶鞋(三)爱心善心的启蒙(四)玩(五)梦想科学(六)上学(七)平常日子(八)过年三、三年自然灾害(一)挣钱(二)遗憾(三)难忘的课外劳动(四)分肉(五)野菜四、文化大革命二、三事(一)选红卫兵到北京(二)辩论(三)评判(四)串联五、...
目录
 
一、遥远的回忆
二、九岁前的我
(一)走失
(二)胶鞋
(三)爱心善心的启蒙 
(四)玩
(五)梦想科学 
(六)上学
(七)平常日子
(八)过年
三、三年自然灾害
(一)挣钱
(二)遗憾 
(三)难忘的课外劳动 
(四)分肉
(五)野菜
四、文化大革命二、三事
(一)选红卫兵到北京
(二)辩论 
(三)评判 
(四)串联
五、军旅生活 
(一)新兵的故事 
(二)林彪一号令  
(三)血案制造者的落网   
(四)回连队受冷落  
(五)支农  
(六)夜行遇劫匪  
(七)日本炸弹爆炸  
(八)上海兵头上’三棒‘ 
(九)特别的假  
(十)警犬的衰落  
(十一)野营训练二、三、事  
(十二)为八三四一部队外调   
(十三)住院

六、新的历程


回头看——我的回忆录

《回头看》回忆录手稿第1页


回头看——我的回忆录

《回头看》回忆录手稿第2页


回头看——我的回忆录

回头看》回忆录手稿第3页



一、遥远的回忆


挨过冻的人最知道太阳的温暖,受过苦的人最懂得共产党的恩情。我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沉默寡言的老实人,八岁时就死了父母,生活所迫只好到地主家当长工,帮人家放牛,割草和做些杂活混口饭吃。大一点就帮地主种地,什么样的重活,累活都得干,一年下来得不到一分钱,地主高兴了,赏给父亲一双草鞋或者他穿旧了的衣服,就算是这一年最大的奖励。父亲从八岁开始到结婚前未穿过一双真正的鞋,冬天实在冷得受不了了,父亲就用捡来的破草鞋设法用稻草把洞补上,用捡来的破布和草将脚包上外面穿上草鞋勉强可以过一会儿,一干活全都散了,只好光着冻伤了的双脚在雪地里来回走着干着活,许多时候,冻烂了的双脚伤口裂开了流着血一走一个血脚印。在血地里是那样的明显,谁来同情我父亲?没有谁,因为我爷爷早已长眠地下了,大伯又被国民党拉壮丁给抓走了,只有他自己默默地忍受着,忍受着……。

母亲也是苦得很的,但她十分坚强,母亲聪明,善良,倔强。她不相信命运会一辈子不会改变,母亲家里姊妹多,养活不起有个舅舅刚生下来就送人了,大姨也被人领走当童养媳了,母亲是因为头年借了地主一升胡豆,一升麦子,一升稻子做种子,由于第二年天大旱收成不好交了租就剩下没多少粮食了还不起地主的种子了,地主为了找一个不要钱的使唤丫头,就选中了长得瘦小,大眼睛闪着几分灵气,模样十分乖巧的母亲把她拉去抵债。从此母亲就象进了地狱门,三升粮食还不起就卖给了地主,那年母亲才六岁多,到地主家后什么杂活都要干,打水,扫地,抹屋,洗尿桶,拿烟杆总之什么活都要干,经常还挨打,挨骂,饿饭,罚跪。日子难过天天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干就是十多年。十八岁那年,地主为了赚钱把我母亲卖给了他家的一个穷亲戚的傻儿子做老婆。母亲到了那家不是享福了更是受罪过着非人一般比牛马不如的日子。全家的家务活要她做不算,还要种地,喂猪,还要照顾所谓的男人二十多岁了什么不会做不说连吃饭都要喂。还要为傻子端屎倒尿一天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母亲经常偷偷地哭多次偷偷地跑回娘家,跑了几次抓回几次,每次抓回都免不了饿几顿饭毒打一顿……。
母亲二十六岁那年,也就是一九四九年的一天,我母亲乘这家人不注意瞒着任何人开始了长途的逃跑。她听人说大竹比渠县好,解放军快打到大竹了穷人快有好日子过了,婚姻也自由。为了求自由,求生存,求幸福她一夜就跑了几十里路,她不敢走大路只能绕着走小路,不知走了多少弯路花了多少天时间才逃到大竹县城。母亲是一路逃一路讨口要饭到的大竹,逃到大竹时早已饿得头晕眼花晕倒在路边,幸好被我父亲一个院子住的邻居发现给她水喝和饭吃,救了她,母亲醒来后众人问她情况,她才告诉大家她是为了逃婚从家里逃出来的。在众人的说合下父亲收留了她,解放后邻居将情况反映给了土改工作组,工作组经过调查和发函,证实了母亲的述说,正式通知母亲:“你苦大仇深,你过去的婚烟既无父母之命、又无媒妁之言,纯粹是地主卖给那家的,既不符合封建礼教、更不符合新中国婚姻自由的规定。你过去的婚姻无效,共产党为你作主,你自己作主,因为你彻底解放了,自由了。”当工作组问到母亲如何选择时,母亲还是选择了父亲,虽然当时父亲已近四十,母亲看重的是父亲心地善良,踏实,勤快。父亲是在她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收留了她,她感恩。父母结婚后,母亲用旧衣服拆下来的布做了一双鞋给父亲穿,父亲第一次穿布鞋。他感受到了有人关心,有人疼爱的滋味。母亲从此不再挨打,挨骂,受苦,受累可以过安稳,和睦的日子,父母双双沉醉在小家庭的幸福之中。


二、九岁前的我


一九五〇年冬月的一天傍晚,一个小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我爸和我妈做梦也没想到不但有了一个家而且还很快有了儿子。五〇年是刚解放的第二年全国百废待兴,工作也特别不好找,父亲就靠帮几家铺子当挑夫挣钱,从大竹担土特产到重庆然后又从重庆挑百货回大竹。母亲就靠帮县里的荣誉军人(打国民党受伤的解放军)和南下干部洗衣服,床单和做针线活挣钱度日。虽然挣钱不多养家糊口还算过得去。
五二年父亲参加了县搬运站(集体性质)开始从肩挑变成了木制的木板车拉,后来又发展成了用牛来拉车,父亲离了开肩挑的队伍,由于他岁数大耐心,细致、干活踏实组织上安排父亲当上喂牛的饲养员。被人骂惯了,吼惯了,打惯了从不敢回答,只能默默低头干活的父母变成自己说了算,自己挣钱自己用,有人疼冷暖,有人问饱饿的日子。俩人感到换了人间,十分幸福,生活有了奔头,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心里总是觉得甜密密的。
父亲除了工作外还经常参加民兵巡逻,押解,看守坏人(当时叫武装组),母亲怀着我也积极参加街道的各种宣传活动,学唱歌、扭秧歌、打钱棍庆祝解放,清匪反霸斗争的胜利。我的出生更增添了家庭的活力,妈妈整天抱着我不算,爸爸一回家就将我举得高高的逗我笑或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骑马马玩。 我的第一个玩具是爸爸从重庆买回来的,铁皮作的五彩颜色的小喇叭,后来又陆续买回来波浪鼓,风车。小时候是幸福的父母视我为掌上明珠,爱护有加,吃尽我吃,穿尽我穿我是生活在蜜糖罐中是无限幸福的。
(一)走失

一岁半那年,我独自一人玩耍觉得不好玩,在院子中找到一根木棍当马骑,不知不觉的就从院子里骑到了巷子里又从巷子里骑到了大街上。从南门一边骑马一边走一边玩到了县城的东门,这一走已经离家好几里路了,只顾玩耍不管其他自己跑到什么地方自己也不知道。我走失后爸妈特别着急,干爹,干妈着急,全院子的人都着急。全院子的人分成几个组有到河边找的,有到井边,粪池捞的,有到街上找的,四处找遍了也未找着我。
可我自己却耍得痛快直到下午四点多了肚子饿得不行了才想起回家,才想起爸爸妈妈,这时才感到害怕,才感到孤独,在无助的情况下坐在地上哇哇地哭了起来,不认识的人问我我什么也不说。只是一个劲的哭,哭累了,肚子饿了,实在哭不动了,又开始玩耍起来。看见别人摆摊卖东西的自觉不自觉的站在别人摊前望着,很想人家给点东西吃。这些人很坏不给吃的就算了嘛,还大声的吼我“哪家的小孩滚开别挡着我做生意。”这一吼一吓和俄,一下子又想起了爸爸妈妈如果他们在肯定买东西给我吃,想到这我又哭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我独自一人走到了一个肉摊前,我人虽小,但眼睛尖,一下子就认出了卖肉的是我们一个院子住的袁屠夫,这时我象见到了救星一样我大喊一声“袁伯伯我饿。”喊完后就大声地伤心地哭了起来,当时袁伯伯楞了,看了我许久没说话,回过神来后才走到我面前抱起我问我‘你是谷娃吗你爸爸叫什么名字’他仍然怀疑是真的,我回答说;‘我是谷娃,爸爸叫谷祖坤我们和你们都住皂角树院子。’袁伯伯听完后激动地说;‘是谷娃是谷娃别哭了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你妈老汉晓不晓得,’我直晃脑袋我接着说;‘袁伯伯你带我回家,我饿,我要吃饭。’一口气把我想说的话全部一下子说了出来。袁伯伯听完后二话没说把我放在地上赶紧收拾东西,把卖剩下的肉丢在背兜里面抱起我就往家赶,他心里明白家里人肯定着急。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快回家报平安,等袁伯伯把我抱回家时累得他满头大汗,气喘嘘嘘,全院子的人和我爸爸妈妈看见我几乎高兴得跳起来,全院子象炸开了锅一样有自言自语的,有拉着我的手七嘴八舌问这问那的,过了好一阵大家才想起抱我回家的袁伯伯大家才转向问他。
爸爸妈妈没有骂我,没有埋怨更没有打我只是乘机教育我今后乱跑容易被坏人抱起走了,看不到爸爸妈妈了要遭饿死,冷死,遭野狗咬死遭老虎吃了你看怎么办。我当时却时吓到了见到爸爸妈妈时我一直都在哭,饿,孤独,恐惧,伤心,高兴,什么样的心情都有所以哭,并且还非常伤心。全院子的都感到欣慰因为当天是赶场天街上的人特别多,不单人多车子也多一点事没有真是不辛中的万幸。那时我只是看着大人,听着大人说话,“一声不吭。”自己知道自己犯大错误了害怕挨打,多数时候只是点头,和摇头。

(二)胶鞋 
七岁那年,妈妈做了一双布鞋让我穿上,我一看太难看了为了不让妈妈难受和伤心我什么也没说当时我还是穿上了,等我妈妈一走我就故意脚尖着地,一个脚,一个脚地在地上刮着走,走一阵又正常走一阵,想起了又用脚尖着地刮着走。一双新布鞋穿了不到三天布鞋脚尖就磨破了,露出了脚丫,妈妈十分生气,狠狠地打了我屁股两下并非常气愤地问我:“你是怎么搞的,怎么这么调皮?”我狡辩说;布是旧的不结实呗,所以烂得快嘛我又接着说:“我们院子里的聋子就穿了一双胶鞋我也要一双胶鞋。”
妈妈看着我眼泪汪汪的看着她再也舍不得打我,抱着我的头痛哭,我一看妈妈哭了我也哭了,马上对妈妈说:“妈妈你别哭儿子不要胶鞋了,你把布鞋补好我穿布鞋我再也不调皮了,再也不用脚尖刮地了。”这时妈妈眼噙着热泪对我说:“你可知道爸妈为了你吃饱穿暖费尽了心血,爸妈挣钱是多么的不容易你应当珍惜。如果爸妈有钱肯定会让你吃得好,穿得好,在当时许多话我似懂非懂,但我知道我让妈妈伤心了她们没有钱给我买鞋,从那以后我非常听话,家里有什么穿什么经常穿着补疤连着补疤的衣服和裤子上学。
没过几个月爸爸就从重庆买回来一双白胶边黑胶底兰帆布鞋帮,兰色鞋带的胶鞋,当天晚上就穿在脚上不愿脱掉,我是穿着胶鞋睡了一晚上,第二天穿着胶鞋在小伙伴和同学面前好好地洋了一盘。第三天就放在家里了,非常舍不得穿,偶尔穿一下马上又放好,这双鞋直到我脚长长了穿不得时鞋还是新的。不过因为这双鞋第一次满足了我的心愿,满足了我人生的第一次虚荣,心情是难以形容的,我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在同龄的小孩中我有了骄傲的本钱,可以神气了,说起话来也可以随意了,可以不再躲躲闪闪的了。
不过我也感到后悔了不应该故意将布鞋弄坏,枉费了妈妈的针针线线刺痛了妈妈的心,自己暗暗的下决心从今以后绝不做故意让妈妈伤心的事,听爸妈的话,好好读书长大多多地挣钱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报答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
(三)爱心善心的启蒙
妈妈经常教育我说:“人要有良心,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乱说不能把一说成二,人要有爱心,要有同情心,要自得其乐,与人同乐,助人为乐。人要过得安心,顺心,使亲人放心,如果遇到别人比我们还困难就应该以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不要图别人回报,只希望把‘德’记在儿女身上就行了。”妈妈还教育我说:“人要有善心,不要整人,害人,整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待有钱人不要攀,不要靠,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对穷人不要看不起,不要欺。”过去老人常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什么事情都有因果报应,讲轮回,在人世间做了可恶事到了阴间小鬼也不会放过你,要被油炸,用锯子锯,割舌头,磨子推......反正要受许多罪。’
在当时这些话我根本听不太懂,只知道只能当好人,不能当坏人,当坏人,别人把你没办法,收拾不到你,鬼都要收拾你。当时虽然听不太懂,但还是非常认真地听着。真正使我受到教育在我心里打下深刻烙印的还是妈妈的善举和同情心,我记得我们院子里靠水#边坐了一户姓雷的人家,那家的儿子非常老实,媳妇十分恶道,媳妇的婆婆娘經常被媳婦罵,經常只能吃剩菜剩飯還經常吃不飽,因為經常是冷菜冷飯再加上老太太已經七十多八十歲了,行動也不方便,經常坐在大門口哭,哭也只能偷偷地哭還不能让她媳妇知道了,如若媳妇知道了老太太就会被打得几天起不来床。
我们院子的人都十分同情老太太恨她的媳妇,但都是敢怒而不敢言,都害怕她媳妇的淫威。我们家生活也十分困难几个月才吃一回肉,可每次吃肉妈妈总要留几块肥肉等老太太的媳妇走后端去老太太吃,我问妈妈:“她又不是我外婆又不是婆婆为什么总给她肉吃,我们还不够吃呢。”妈妈对我说:“她太造孽了 ,媳妇欺负她老了不中用了,我们应该同情她帮助她。”
我们家住在县城,经常有不少乡下的亲戚到我们家来,爸妈总是高高兴兴的接待,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尽其所能,那怕第二顿没米做饭了,爸妈也要煮给亲戚吃。那家有事妈妈总是去帮忙从未收过一分钱,那家小孩走丢了,老太婆迷路了或是外地人问路等只要被妈妈看见或遇上妈妈一定放下手中的活千方百计替小孩找父母,替老太婆找家,帮外地人带路,若是妈妈遇上讨口要饭的来了妈妈总是要给点东西给他们,没有剩菜剩饭或给一角钱或一两粮票或舀一点米给要饭的。我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妈妈回答说:“人家苦,人家总有说不出的苦才要饭,我从渠县地主家逃出来也要过饭,要不是好心人给点吃的还有我今天吗,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妈妈善心爱心的动人故事许许多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就是因为妈妈的一件件善举和爱心的行动深深地感动了我,教育了我,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我的爱心和善心从这里启蒙。妈妈虽然处处显得善良富有同情心和爱心,那她是对弱者,对比她更穷的穷人。妈妈对那些有钱人看不起穷人的人,按我妈妈当时的话说:“平时走路衣服角角都会掺死人的人她的态度是不惹,不低三下四,不阿一奉承,远离他们。如若这些人有事求到她,她就不会随意尽义务了,就会讲价钱,就会讨价还价。”为了生活,为了挣钱妈妈经常和一些穷姐妹一起替有钱人家当孝子,唱孝歌挣钱。唱两个小时每人可以挣到1到2元钱,我劝妈妈不要去挣那种钱,妈妈说:”怕啥,我一不偷,二不抢,三又不是干见不得人的事,我靠劳动挣钱有什么丢脸,有些人想挣这份钱还挣不到因为她唱不来不会唱。
我们不去捧场,热闹不起来显不出他有钱人的派头,有钱人他们还认为我们帮了他们的大忙还十分感谢我们呢。”妈妈真是一个自得其乐,不管人家怎样评说的乐观派。
妈妈还是一个十分要强的人,六一年的时候本来生活都十分困难和艰苦,加上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挣钱还带着我和弟弟。那个时候,街道还经常派些公益任务要求每家每户出一人去帮农民挖干田,割麦子或是种树或是疏通河道什么的。妈妈从来没说过一次不去喊过一声苦,闹过一次情绪,次次都参加从不示弱,经常把我和弟弟带上,让我在田边地头守着弟弟带着他玩。她和大家一起去挖田,中午就吃带去的冷饭,下午又接着挖田,别人收工她收工,收工后才被背着弟弟带着我一起回家。从妈妈那里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好胜,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去战胜。笑对人生。
(四)玩
五十年代小孩子没什么玩的,小小的县城唯一的一个公园还住上了解放军。但是我们小孩仍然玩得很开心,藏猫猫,打国,斗鸡,打三江角,(纸折的三角型)弹玻璃球,打毽子,滚铁环,玩地角子(陀螺)。非常遗憾我没有亲手做一个风筝自己放,因为做风筝要钱买纸和风筝线,我知道家里穷没有闲钱买这些,在我们院子和邻近的邓家院子我也算是一个孩子王了。藏猫猫,打国,斗鸡等都是我先挑人,挑剩下的才是他们的。有些时候我也十分民主,采取石头,剪刀,布或划清(人背枪,虎吃人,枪打虎。)划赢了先挑人。
藏猫猫时我很喜欢动脑筋,我经常藏在找的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说:就藏在洞口几步远的地方。斗鸡时我就充分发挥我人廋小,体力好的特长,采取兜圈子的办法,使斗鸡人累了,出奇不意的用膝盖顶他大腿,或趁他用膝盖压我腿的时候快速躲开,使其压空所以我经常赢。小时候我们玩的键子都是自己做的,用捡来的牙膏皮放在铁皮盖里放在火上烧,待牙膏皮化成锡之后,用钢丝钳夹起盖倒在事前在地上掏的洞里(键模子),等完全凉了之后拿出来用细钉子或锥子在锡块上钻上几个眼插上鸡毛就成了锡键了。
我经常玩别人的铁环很不好意思,我非常想拥有自己的铁环,这一想法的实现实在太难了,我知道家里穷,没有多余的钱给我买铁环,我决心自己想办法,第一步就是想办法找到适合做铁环的铁丝或钢筋,找了大半年也没找到,差点失去信心。偶而一次遇见一个用板板车拉废品的车子,车上有一节适合我做铁环的铁丝,我喜出忘外,我一直跟在车子后面走,一边走一边想铁丝怎么才能弄到手,如果拖起就跑就是偷,未跑脱抓住了打一顿不划算,说起来还不好听,今后 别人要笑话我,提出来要吧拉车的人不一定给我,我有不认识他。想过去想过来就是想不出一个好主意,正在这时有很长一段上坡路,那人拉起车子来十分吃力,我眼前一亮上前帮忙推车,讨好拉车的人,我在后面使劲推,推得汗水长流,拉车的老头看见后一个劲的夸我好孩子,我也不吱声。继续推车,上坡后老头坐下来歇气,拉住我的手问我:“你姓啥子,你老跟着我干啥?”我其他什么也没回答,直接了当的对老头说:“我想要你车上的那节铁丝”。老头听后乐了,笑着说:“我说嘛!老跟着我又帮我推车,讨好我,结果是为了要一节铁丝嗦”。“好,拿去吧。”我拿起铁丝说了一声谢谢,飞也似的一口气跑回了家,将铁丝藏好。
做铁环还需要将铁环口子用铜焊上,小孩子如论如何是没有办法的。我就四处捡牙膏皮,桔子皮去卖等凑够了钱,拿着铁丝到有烧铜焊的地方焊上了,终于有了我自己的铁环。
到了冬天,我看见水田里的水表面上都结了一层冰,自己想吃冰又覚得水太脏,自己就想了一个办法,到了晚上背着爸爸妈妈,用一个小碗装上冷水,放在我们院子里的一棵大树旁边,第一次失败了,碗放早了被路人踢翻了。第二次成功了是成功了但是冰取出来不好拿,把我手冻得直跳还没到学校就只好丢了,当时本想在同学面前洋一盘,但失败了。后来我聪明了,我倒的是冷开水,还在家偷了一点点红糖放在里面,还用稻草挽了一个圈圈放在碗里,第二天既好拿又好吃,我带着成功到了学校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兴趣 ,纷纷向我取经学着做冰。
(五)梦想科学家
我从小就喜欢劳动,喜欢动脑筋。五岁多我就搭起凳子爬上灶台提鼎罐,倒上水,米不淘就倒进鼎罐中开始煮稀饭,(鼎罐是过去煮饭用的铁制用品)不是水倒多了就是水倒少了,煮出来的稀饭一点不好吃,后来我就注意看我妈妈煮稀饭掺多少水掺到什么地方,用多少米,中途为什么要用勺子去搅几次,我一点一点的记下来,后来就照着做慢慢慢就学会了煮稀饭。
妈妈经常让我到街上商店买盐,打酱油(五十年代没有瓶装酱油),买洋火(火柴),打洋油(煤油)我慢慢学会了算账,爸妈给我多少钱该找回多少钱我先算好了才去买,每次都算对了的。从此我自认为自己很聪明,长大了我一定当科学家,自认为只要肯学习,肯动脑筋什么事情都能办好办成。事情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许多时候我也是瞎动脑筋。
有一次,爸妈不在家我这个小小科学家就开始了发明创造,我认为胡豆可以炒起吃,包谷子也可以炒起吃(玉米)大米为什么就不能炒起吃呢?于是我就将大米倒在锅里炒了起来,开始火大了不一会就炒糊了,我将炒糊了的大米倒掉,另外抓了一把大米放锅里重新炒,一边炒一边尝怎么炒也不好吃,只好倒掉。我又一想炒起不好吃肯定炸起好吃,这一回我很小心,我认为油很宝贵不能浪费,只倒了一点点菜油抓了一小点米来炸,炸了许久还是不好吃。我这才死了心,才泄了气,等爸妈回来免不了挨一顿臭骂自己只好听着。
不知什么时候家门口的地坝边长出一株土豆苗来,并且长得特好,我发现后就经常浇水浇粪,苗长得很壮实。我从小就喜欢问,看见什么就问什么所以我虽然生活在小县城里但许多蔬菜和庄稼苗我并不比农村的孩子认识的少,我一边看土豆苗一边在想“土豆苗子和西红柿十分相像,能不能上面结西红柿,下面结土豆呢!这样不就一举两得了吗?我曾看见大人把树枝锯断,又把另一棵树上的树枝削扁尖插在被锯断树枝削的夹缝里用塑料薄膜和线包好就行了。
我问过那人,他说这叫嫁接嫁接了的果树结出来的果子又大又甜,没有嫁接的果树结的果子不好吃。我想大人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弄不好成功了我可就成了小小的科学家了,小小发明家了。于是乎我就到处找西红柿苗子,我找了好久,走了许许多多的冤枉路,终于有一天在几里路外的一农田里发现了西红柿苗,当时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在农民地里拔了一棵西红柿苗拔腿就跑,跑出老远后回头看什么人也没有时才慢慢地走回家。到家后迫不及待地找来线,纸,小刀等开始了我的科学试验。 我不想让一根枝上结西红柿,想让整个枝都结西红柿。所以我就从主根上一刀就割断了土豆苗,然后我再把西红柿主杆和土豆根接在一起,用牛皮纸包上(当时找不到朔料袋)再用线捆好,浇上一点水,满心欢喜地等待成功。第二天起来一看西红柿苗子全部焉了,三天后苗子全部干枯了,通过这件事后我才明白一个道理,当科学家也太不容易了,也太难了。
(六) 上学
小时候我多么盼望早点读书,好羡慕他们背起书包上学的样子,每当路过学校听见教室里传来朗朗读书声的时候,情不自尽地总要停下脚步听上一阵。五十年代规定很严格必须年满七周岁才能报名读书。我又是下半年出生的,头年报名未读上书说我还半岁,只好等到第二年已经七岁多了才报上名。书包是妈妈用布给我缝的,头年都缝好了的由于未报上名我哭了好几场,但书包一直由我自己珍藏着。第一天上学,语文学了几个生字,算术教我们写从0到10的写法,一放学我见了一个未上学的小孩就考别人,0,3,5,这几个念什么,有的回答念圈,有 的回答念鸡蛋,有的回答念圆圆,他们每回答错一次,我都要骂他们一句,‘大笨蛋’零都不认识。真笨,笨得象头猪,骂完骄傲地背起书包回家了。
第二天第一节课是语文课,一开始老师就抽同学起来认昨天学的生字,我害怕抽到我因为我只顾玩了回家没有认真复习,只顾去考别人了,一直处于激动和骄傲的状态下其中有一个字忘记怎么读了所以低着头,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可老师偏偏就把我盯上了,未举手也叫了我的名字,让我站起来指着黑板上的生字让我读,我急忙对老师说;‘我没有举手怎么喊我读。’老师说;‘  没有举手也可以喊你起来读我要检查你学得怎么样,其它的字我都读对了唯独‘更’快乐更字读不来老师批评我说 ;‘第一天上学就不认真今后怎么办,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今后要认真哦!下次我还要抽你读。当时我的脸红到了脖子,如果地上有缝我很想钻进去躲起来,第一次刺激了我的自尊心,也刺痛了我的好强心,说别人笨而自己才是真正地笨。为什么这么一个字 就不认识呢 。 
下课后我一个人那也没去,一个人在教室里坐在坐位上默默地背着更更 ...... 。 回家的路上在头脑里同样想着‘更’字是如何写的,这个字成了我永远的记忆。成了我认真读书的座右铭几十年来深深地铭刻在我心里,在当时我根本就不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只认为老师在骂我‘蠢,笨’长大了没有用处,只有伤心。但这也是对我一次极好的激励,这与我以后语文学得好一些,扎实一点不无关系。
读书要花许多钱算术要验算需要稿纸 ,家里穷没有钱买老师教我们省钱的办法,找一张硬纸板最好找有一面有蜡光纸不易濅透的那种纸和一张较好透明的白纸,将纸与有蜡光一面的硬纸板订在一起,硬纸板上均匀地涂抹一层猪油然后在白纸上验算验算完后将白纸一掀又可以验算了,这种做法一直拌随我许多年。 
上学时我最害怕的是睡午觉 ,学校规定学生每天中午必须到校趴在课桌上睡午觉,值日生要记录,刚开始我耍尖一直在外面玩耍临近打预备铃五分钟才进教室。这也算自在了一阵,后来老师规定每个学生最迟一点半钟必须进教室午睡,否则在期终操行评定时要扣分,这一下可难坏了我,进教室趴着又睡不着,眼睛睁着只好看天花板,被值日生发现报告老师挨过多次批评,那时的我很调皮,睡不着觉也干了不少调皮捣蛋的事。我伙同几个调皮的同学往张着嘴睡觉的同学嘴里放田螺,将女同学的长辫子用比较结实的纸将辫子捆在靠背椅子上,要不我们几个故意装睡着故意打鼾将其他同学闹醒大家都睡不着。有一次被老师发现了将我们几个调皮的学生喊到老师办公室站了一个午睡时间。 
另外一次被发现了老师处罚我们在太阳下面拔学校操场的草,几次下来也学会了睡午觉,后来才发现睡午觉真好,下午上课不会打瞌睡,这过时候才理解到老师是为我们健康着想,为我们更好的学习创造条件。
很快小学毕业了,由于家庭困难弟弟多,爸妈想让我早点有份工作,让我不要报考普通中学要求我报考职业中学,(职业中学在当时六十年代还是属于试验,属于新鲜事物。)学点技术什么的,刚试点条件很不好办学也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但是我很听话在填写自愿时第一、第二、第三志愿全部填写的是职业中学,果然一公布榜时我考上了职业中学,一打听职业中学办在远离县城几十路的一个叫刘家沟的地方。

后悔来不及了, 学校办在一个废弃了的铁厂,条件很差只好硬着头皮去上学。临走时,妈妈给我5斤粮票、5元钱,告诉我饿了的时候买点东西吃。一个学期下来,妈妈给我的5斤粮票、5元钱一点也没有动。小学时我成绩算是中上水平,到了初中,我开始努力了、发奋了,成绩很快上来了。加上听话表现不错,当上了班长、少先队大队长。第二年还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学校附近的小学校老师病了,一时间找不到顶替的老师,学校将我推荐去小学当了十天的代课老师,语文算术一起教,体育课也让我带他们投篮,分组跑,做游戏等。开始时有些害怕,二节课下来,就不怕了。我教得十分卖力,学生也十分听话。几天下来,学生对我十分热情,亲切地喊我小谷老师,我心里甜滋滋的。许多学生从家里拿来煮包谷条子和嫩包谷粑粑让我吃,临走时许多学生哭了,我也跟着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当时心情十分复杂,我还是学生,我又是老师,我收到了别人的尊重和尊敬。我完全可以胜任小学老师这个职位,有一种成功感也是十分自然的,现在想起来过去是那么的幼稚。

(七)平常日子

妈妈性格开朗,聪明好学,很容易接受新事物,不封闭、不封建。她从小给地主当丫头,没有读过一天书,但她十分渴望知识。在我无事的时候,她总是十分认真地坐在那里,让我念我读的语文书,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念给她听。她听得十分认真,从不打岔。有时买东西包的报纸或书什么的,她也让我念给她听,许多字不认识,念不下去,她才罢手。

妈妈抽水烟是在地主家帮地主吹烟灰学会的。家里穷买不起水烟,我就到处利用放学的机会,一边走,一边捡香烟头,回家后将香烟纸撕开,抖出里面的烟丝放在盒子里,让妈妈过烟瘾。有些时候实在需要买了,买不起水烟丝,便经常买8分钱一包的经济烟或春耕烟来抽。

在我们家虽然各方面节俭,经常是酸咸菜下饭,或是豆瓣、酱油下饭,妈妈却经常想得十分周到,替我们小孩子着想,时鲜的水果我们从未吃过,我们几兄弟谁也不会有那种奢望。到了水果大量上市,价格降下来后,妈妈总要一样买上一些,让我们几兄弟尝一尝。我们几兄弟从妈妈的身上学会了节俭,学会了理家持家。

妈妈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她喜欢文艺,喜欢唱歌跳舞,经常跟着广播学唱歌。街道要举办什么活动,只要喊到她,她一定积极参加。她高兴了,一边做饭或者一边割草,一边哼着歌。妈妈她特别喜欢看川剧,可以说是一个川剧迷,她讲的许多故事都是看川剧看来的。

妈常说穿烂点不要紧,只要补好疤、洗干净,没人笑话。吃孬点,成天酱油、豆瓣、泡菜下饭,没人看见。但是人不能没有了精神和追求,要树立一种理念:“人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困难精神生活不能不要。”五十年代没有电视看,没有广播听,电影几分钱到一角二分一张的票,川剧也只有一角到一角五分钱一张票,钱再紧张,只要新的川剧一挑出来,妈妈总要带着我去看,我也逐渐被感染学会了看戏,会看些,喜欢川剧。我的几个弟弟也大受其影响学会了看川剧。

后来我爱人也被同化了,也喜欢上了川剧;我儿子春江从小就被我妈和他的几个叔叔抱着进川剧场看川剧。后来到了攀枝花没了条件才作罢。

我们住的的是租的谷二胡子的屋,外面下大雨、屋里大漏,下小雨就小漏,经常是盆子、罐子、屉锅等能接水的东西总动员,到处接水。

我们从小穿了许多补疤衣服和裤子,我记得十分清楚的是妈妈去捡别人扔掉的砂东西后不要的砂子布用水泡后洗净来替我们几弟兄补疤,因为那种布特好,特别耐磨。那个年代提的口号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早吃稀,午吃干,晚吃合汤合菜混汤饭。”那时男女老少都穿着补疤衣服,谁也不会笑话谁。

我们从母亲身上学会了乐观向上,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早懂事。”这一点不假。由于家穷,父母忙于挣钱,我们又要读书,还必须帮做家务,所以我们四兄弟全部学会了生火、做饭、炒菜。每天一人值班,打扫完卫生后交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往下延续着好的传统。我们弟兄长大后都十分得力,这也算是一种好的家风吧。

五、六十年代,我们家唯一的电器就是一只二节的手电筒。到了1968年,我家才添置了一个闹钟,图案是鸡吃米,由爸爸专门保管,任何人不准动,害怕弄坏了。我当兵以后的第3年,1970年,用了60元钱买了一部袖珍收音机回来,这也算是我们家第一件真正的电器,当然,保管和使用权非爸爸莫属了。就在这一年,为了喊哨兵站哨,我自己买了一块丹东出的红旗牌手表。我是我们家戴手表的第一人。为了孝敬父母,不能自己一人享受,我在出差时买了两件羊羔皮背心和一条大衣领寄回家。我妈我爸足足高兴了好久。见人就摆,这是我大儿子当兵从东北给我老两口买的,到处炫耀。当然这些都是我复原回家后听弟弟们给我讲的。


标签:回头看 回忆录 谷武清 文化大革命 自然灾害 
版权声明:
1、除了本站原创文章以外,其余文章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参考。
2、如果是摘要,阅读全文请订阅、购买相关专栏,强力支持知识付费。
3、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在评论区留言)。
4、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于:峡谷居资讯网(www.xgj-info.com)。
相关评论
友情链接
得到App 喜马拉雅FM 网聚联盟 中国E动网 网钛文章管理系统 快科技(原驱动之家) gonative.io 今日头条 悟空问答 优酷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客户端下载

©2005-2023 峡谷居资讯网,xgj-info.com.谷春江,Gu Chunjiang.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 51030002000086号

蜀ICP备050085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