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
-
历史悠久的古迷昜,蓬勃发展的新米易
时间:2007/3/31 17:33:50 作者:谷春江 来源:峡谷居资讯网 阅读:1453 评论:0内容摘要:有诗云:迷昜湖上赛龙舟, 美食竞饮醉方休;河灯锅庄笑颜开,邛都古县起新楼。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为邛都(今西昌)部落,秦汉时期就是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元、明、清成为西南驿道的主要商贸枢纽。“米易”古有“迷阳”、“迷昜”之称...有诗云:迷昜湖上赛龙舟,
美食竞饮醉方休;
河灯锅庄笑颜开,
邛都古县起新楼。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为邛都(今西昌)部落,秦汉时期就是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元、明、清成为西南驿道的主要商贸枢纽。“米易”古有“迷阳”、“迷昜”之称。明永乐年间,行都司在今米易撒莲筹建分县治,地处逊水(安宁河)下游,冬季多雾,故名“迷阳”。在米易民间流传的诗文中经常提到“迷阳”:“朦胧迷阳县,十里不同天,冬日雾漫漫,立夏水潺潺,秋日纷纷雨”。清朝撒莲人何东铭《瀟湘曲》也提及:“今米易,古迷阳,人文沉淀史辉煌”。
据《米易县志》等史料记载,明洪武25年(1392年),迷阳土司首领月鲁贴木尔叛明王朝,云南大理人阿旺随明将统兵剿月鲁贴木尔获功,留守迷阳,并被册封为世袭御千户。从此在迷阳设置迷阳千户所、迷阳巡检司、迷阳分县等政权长达500多年。后一刚到迷阳任职捐官,错将衙门驻地“迷昜”(古之阳字写法为“昜”),写作“迷易”,本地人勿敢质疑,此后以讹传讹“迷昜”就演变成了“迷易”。又因米易气候独特,盛产大米,且一年三熟,大米得来容易,故最后又更名为现在的称谓:“米易”。
近年来,米易县依托独特的气候、地理、矿产、文化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全县实现本地生产总值260459万元,比2005年增长17.2%,在全国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位从2003年的第1400位迅速上升为2006年的第715位,连续两年进入全国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之列,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2007年元宵佳节期间,米易县更是大打文化牌,在新近建成城南电站而拦截安宁河形成的迷昜湖上举办“迷昜元宵龙舟赛”赛事,借文化搭台,经济前来唱戏。既聚集了人气,又提升了商气,发掘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亮响了新的城市名片,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迷昜湖上龙舟健儿竞风流
啤酒竞饮尽显米易男儿豪情
城市春色美如画(远处为修建中的成都-攀枝花高速公路米易段的一处隧道口及高架桥)
群众竞相争睹迷昜元宵龙舟赛盛况
版权声明:
1、除了本站原创文章以外,其余文章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参考。
2、如果是摘要,阅读全文请订阅、购买相关专栏,强力支持知识付费。
3、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在评论区留言)。
4、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于:峡谷居资讯网(www.xgj-info.com)。上一篇:贵阳市简称“筑”的历史缘由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
2-15“2008年的第一场雪”——难得一见的南国雪景
-
9-28走,“十一”国庆节我们到广场去耍
-
7-18仁和芒果正飘香 引来游人醉不归
-
7-1盐边县彝家民俗文化瑰宝——笮山锅庄
-
-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