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
-
启发俱乐部第22期-5关系本身就是目的(摘要)
时间:2020/12/22 22:22:23 作者:罗振宇 来源:得到APP 阅读:476 评论:0内容摘要:陈海贤脱口而出一句话:关系本身就是目的。当时我们是在聊亲密关系,家庭关系。他说家庭关系最大的特征,就是家庭本身就是目的。我们中国人听起来会愣一下神,因为关系会是另有目的。我们会在脑子里稍微翻腾一下,然后觉得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理解,我就想跟你好嘛。但是,只要你接受了“关系本身就是目的”这个观念,看问题的视角是会不一样的。...陈海贤脱口而出一句话:关系本身就是目的。当时我们是在聊亲密关系,家庭关系。他说家庭关系最大的特征,就是家庭本身就是目的。我们中国人听起来会愣一下神,因为关系会是另有目的。我们会在脑子里稍微翻腾一下,然后觉得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理解,我就想跟你好嘛。
但是,只要你接受了“关系本身就是目的”这个观念,看问题的视角是会不一样的。例如,我的许多朋友和父母的关系疙疙瘩瘩,说母亲抠门,彼此看不惯。如果回到“关系本身就是目的”,这些事就不是事。母亲抠门不碍自己什么事。如果你与你母亲的关系本身要好,那些爱讨价还价、排队领花生油,她改了后,你们的关系就会更好吗?它既不是改善你们关系的手段,也不能超越母女、母子关系成为目的,你为什么要在意这件事呢?它又没碍着你什么。
我们经常希望推动身边的人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点什么,去达成一个目标。这件事情正在背离我们的关系,但是关系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又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
上海一位心理咨询师,说有一次,他女儿的班主任把他叫到学校,痛批了他一通,就是你女儿在学校表现不好,你这个爹是怎么当的,等等。他被老师骂了感到郁闷。回到家女儿就问他,老师今天找你说啥了?他说,没啥,啥也没说,吃饭。这事就过去了。事后这位心理咨询师解释说,我和我女儿之间,唯一重要的事,是父女关系得好,至于她的成绩好不好,那是她和老师的事,他和学校的事,她自己的事,我为什么要拿这些破事影响我和她的关系?我当父亲的责任就是告诉她,我们俩关系很好,不管将来成绩好还是差,混得如何,爸爸这里是你的后盾,有事跟爸爸说,有困难找爸爸帮忙。这是我经营父女关系唯一的目的。
有一次,我和北京十一学校的总校长李希贵老师聊天。他说:“请问,你是要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还是和问题一起,打败你家孩子?”我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是我们俩关系好,我值得你信任,这是最重要的前提,其他不重要。想各种办法来数落孩子,妄图来解决问题,则是和问题一起来打败孩子。
我们感受到关系给我们带来的压迫、烦恼,我们老想控制这个关系,你是我妈,所以你该如何;你是我丈夫,所以你该如何;你是我女儿,所以你该如何。我们真的是以关系本身当目的吗?我们是亲人呐,亲人之间只有一条原则,我们关系好才是目的,其他都是手段。
一个中国导演,拍了一个片子,其中有一个题材是中国要不要开放代孕。全世界有很多国家是允许代孕的,也有很多国家不允许代孕,存在争议。中国是不允许的。早几年,我支持代孕,因为有需求,自由自愿嘛。但是这几年,我不支持代孕了。因为存在许多社会问题。印度代孕是合法的,许多丈夫就逼着自己老婆给别人代孕,这不是自愿的,对无力反抗的女性来说这就是地狱。我今年得知了一件事,我的一个朋友,2020年初,在美国做了代孕,美国是合法的。他和他的夫人都回国了,等着那边瓜熟蒂落。但是紧接着疫情就来了,这边过不去,那边回不来。就在上个月,他的孩子出生了,他没法儿去接,我们知道闯大祸了。想一下,这孩子他还接得回来吗?接不回来了。
代孕妈妈虽然是一个穷苦的墨西哥女性,即使她在理智上知道那个受精卵与自己没有关系,十月怀胎,孩子生下来,她得养吧,养一个孩子半年,母性会长成参天大树。这个时候你去,接得走吗?不论是否接走,人伦惨剧一定发生。要么是这边的悲剧,要么是那边的悲剧。人们之间最亲密的人伦关系,是人类文明最硬的核。这个核是不能打破的。关系本身就是目的。我们是亲人、母子、父女,这层关系是不能打开来,让其他的逻辑入侵其中。不管是政治逻辑还是经济逻辑,都不能掺杂进来,否则一定会产生人伦惨剧。
我们觉得与一帮“自己人”工作,产生的流畅度和效率,和一帮不是“自己人”,只是通过合同关系约束在一起的人合作,哪种感受更好?如果我们巩固了一个“以关系本身为目的”的关系,我们会回避掉多少成本?!我们会提高多少效率?!
2020年,这个世界不再判然分别“自己人”的圈子与出了这个圈子就是“陌生人”,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形成新的认同,形成新的“自己人”的关系。我们“得到”与许多核心用户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自己人”的关系,很多人拿自己是“得到”用户为荣。“自己人”会极大地为我们赋能。
该文章所属专题:罗辑思维·启发俱乐部
版权声明:
1、除了本站原创文章以外,其余文章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参考。
2、如果是摘要,阅读全文请订阅、购买相关专栏,强力支持知识付费。
3、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在评论区留言)。
4、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于:峡谷居资讯网(www.xgj-info.com)。
- 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
- 本类更新
-
-
05-04觉悟——事教人,刻骨铭心(听录)
-
04-01不要说错话——与自己的对话
-
03-11从电视剧《秘杀名单》的一个场景看,如何在对方情绪激动时保持镇定
-
03-11把孩子当成不靠谱的领导,咱们只是孩子的幕僚(得到头条062期摘要)
-
03-05做有修养和内心强大的人,不贬低批评别人、也不害怕被别人贬低批评
-
02-27社交场合要平常心,而不要哗众取宠
-
11-03用多巴胺复敏治疗恢复自律和活力
-
06-27刘嘉心理学基础30讲(摘要)
-
01-04跟熊浩学沟通-问答:沟通中常见的坏习惯(摘要)
-
01-04跟熊浩学沟通-问答:如何与有强烈负面情绪的人沟通(摘要)
-
- 本类推荐
-
-
11-03用多巴胺复敏治疗恢复自律和活力
-
09-11医学模式的变迁:从生物医学到心身医学(摘要)
-
05-28富兰克林的启示——罗辑思维117期:《你因挣钱而伟大》读后感
-
10-20学会随时保持开心
-
10-13不置可否、不了了之——小议从细节着手搞好人际关系
-
- 本类排行
-
-
10-18老人进养老院死得快(摘要)
-
06-27保守主义与理想主义价值观——罗辑思维121期《丰满理想下的残酷杀戮》读后感
-
05-28富兰克林的启示——罗辑思维117期:《你因挣钱而伟大》读后感
-
11-29自我发展心理学31|课题分离: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摘要)
-
11-15自我发展心理学06|小步子原理:如何走出改变的第一步(摘要)
-
11-09潜意识就是命运-《得到》-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命运01
-
12-30曾哥威武电台节目收听记录、感想(不断更新,最后更新:2012-1-1)
-
08-07你是不知不觉的指责型人格吗?(摘要)
-
06-14跟熊浩学沟通10-意义形塑:让别人按照你的意思来(摘要)
-
10-19指责型人格+讨好型人格的搭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