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
-
你是不知不觉的指责型人格吗?(摘要)
时间:2018/8/7 21:59:25 作者:鞠强 来源:喜马拉雅电台app 阅读:1030 评论:0内容摘要:人格:对外界相对稳定的总的反应方式(反应倾向),它是由潜意识决定的。指责型人格:不自觉地聚焦于别人或事物的缺点。有弥漫性的倾向,广泛地对几乎所有的人和事物都喜欢看缺点,表示不满;有继承性特点,西方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宗师萨提亚通过大数据统计得出,绝大多数从父母处后天学习到这项人格特点,主要是同性别学习;有家族性,呈家族窝状...人格:对外界相对稳定的总的反应方式(反应倾向),它是由潜意识决定的。
指责型人格:不自觉地聚焦于别人或事物的缺点。有弥漫性的倾向,广泛地对几乎所有的人和事物都喜欢看缺点,表示不满;有继承性特点,西方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宗师萨提亚通过大数据统计得出,绝大多数从父母处后天学习到这项人格特点,主要是同性别学习;有家族性,呈家族窝状发展趋势;具有无意识性,自己不知道,主观意识顽固地、真心实意地认为自己是对的,是对别人好的。
主要看是否是内心指责,不一定要说出来,有时因为安全感不足不会说出来。
其人际关系紧张,心情不愉快。对人的生活影响很坏。会产生10几种生理疾病,心理问题躯体化,最常见为头痛、高血压,乃至癌症,60岁前得癌症的几率比社会平均水平高很多,有西方大量统计数据支持这个观点。还容易得抑郁症。
运气也会差,因为感恩心差、导致运气差。
指责型人格与父母离婚正相关,因为中国父母离婚后会互相指责,孩子就被暗示了。
革命者中指责型人格的多。
指责型人格可以变,因为不是遗传的,是后天学来的。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可以自查自己的言行和思想是否老是聚焦事物缺点负面,如果意识到了,可以主动去纠正,用感恩的心去面对他人和事物,多看到正面积极的地方。还可以用催眠的方法改变。
成功者中指责型人格比例低。
指责型人格无法有效调动社会支持力量。
(注:此为摘要,阅读全文请订阅相关专栏。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下架。)
【读后感】:指责型人格就是生活不如意的根源,既破坏自己的心情,也破坏周边人的心情,让自己和大家都不愉快。要改变这种人格,就要怀着感恩的心,面对他人和各种事物,主动找到其对自己的帮助和好处,感怀于心,言行举止都表达出感恩的、正能量的内容,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就纠正过来了。
版权声明:
1、除了本站原创文章以外,其余文章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参考。
2、如果是摘要,阅读全文请订阅、购买相关专栏,强力支持知识付费。
3、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在评论区留言)。
4、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于:峡谷居资讯网(www.xgj-info.com)。
- 相关评论
- 本类更新
-
-
08-11好关系靠构建——精英日课第四季(摘要)
-
07-21跟熊浩学沟通28-需求维度:感知对方要什么(摘要)
-
07-16跟熊浩学沟通27-内容维度:如何精简提炼表达的内容(摘要)
-
07-16跟熊浩学沟通26-精炼框架:人际沟通的“三点三线”(摘要)
-
07-09跟熊浩学沟通25-有效承诺:让对方履行约定(摘要)
-
07-09跟熊浩学沟通24-问题外化:怎样说话不伤人?(摘要)
-
07-08跟熊浩学沟通23-情绪控制:如何做到不发火(摘要)
-
07-07跟熊浩学沟通22-结构调用:不开口就控制别人(摘要)
-
07-06跟熊浩学沟通21-政策辩论:做到思维缜密(摘要)
-
07-05跟熊浩学沟通20-价值辩论:如何扭转别人的偏好(摘要)
-
- 本类推荐
-
-
09-11医学模式的变迁:从生物医学到心身医学(摘要)
-
05-28富兰克林的启示——罗辑思维117期:《你因挣钱而伟大》读后感
-
10-20学会随时保持开心
-
10-13不置可否、不了了之——小议从细节着手搞好人际关系
-
- 本类排行
-
-
10-18老人进养老院死得快(摘要)
-
05-28富兰克林的启示——罗辑思维117期:《你因挣钱而伟大》读后感
-
06-27保守主义与理想主义价值观——罗辑思维121期《丰满理想下的残酷杀戮》读后感
-
11-09潜意识就是命运-《得到》-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命运01
-
11-29自我发展心理学31|课题分离: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摘要)
-
12-30曾哥威武电台节目收听记录、感想(不断更新,最后更新:2012-1-1)
-
11-15自我发展心理学06|小步子原理:如何走出改变的第一步(摘要)
-
08-07你是不知不觉的指责型人格吗?(摘要)
-
10-29《不要用爱控制我》读后感之1:自我的感受不要自己去扭曲也不要让别人去扭曲
-
09-16杜绝庸俗民众、庸俗思想的迫害——读《逻辑思维·庸众的迫害》有感
-